“貴州綠”扮靚長江經濟帶
——我省努力踐行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理念
蜿蜒流淌祖國大地的長江,承載了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情感。
改革開放以來,長江流域是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。但是,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,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環境問題。
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,保護好長江流域刻不容緩。
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,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,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。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,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護,不搞大開發?!?/p>
4年來,貴州為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,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,銜枚疾進,牢牢把握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契機,牢記囑托,加強領導,調動各方力量,強化體制機制,激發內生動力。
4年來,貴州各級干部群眾堅定信心,勇于擔當。足聲鏗鏘,踏石留印,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、舍我其誰的使命感,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好長江經濟帶的各項工作,以實際行動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貴州落地落實。
作為長江上游地區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,貴州國土面積中有65.7%屬于長江流域,88個縣市區中有69個屬于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,肩負著筑牢上游生態屏障的責任和使命。
使命必達!推動長江經濟帶,探索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新路子,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,這不僅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,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。
銅仁萬山的朱砂古鎮,本著“尊重自然,天人合一”的理念,將曾經的礦區廢墟,治理成了綠意盎然、景觀別致的全國典型區域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區,廢棄多年的尾礦庫,已成為了碧水綠樹、湖光山色的詩畫景區。
萬山汞礦的成功轉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既要綠水青山,也要金山銀山,兩者絕不是對立的,關鍵在人,關鍵在于思路的轉變。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,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,只有堅持不懈,才能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。
事實上,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,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,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還取決于我們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。
位于赤水市兩河口鎮的黎明村,曾是赤水最貧窮的山村之一,但是這里常年白云繚繞、竹海郁郁,景色誘人。
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,黎明村打起了“生態牌”。村民利用竹子采伐后可循環生長利用的特點,選擇了“退耕還竹”的生態模式。每年,翠綠的竹海吸引了眾多游客,農民的荷包鼓起來了,生態更好了。
在貴州,類似黎明村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擺脫貧困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在堅持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的實踐中,貴州黨員干部深刻地認識到,在發展中保護、在保護中發展。只有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、資源、環境相協調,綠水青山才能釋放出巨大的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。
人類對自然的態度,影響著對生態環境的態度。近年來,貴州在強化頂層設計、改善生態環境、促進轉型發展以及探索體制機制改革,都取得了積極進展。當前,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、身體力行。
2019年,我省綠色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可達42%;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方面,全省大生態示范企業庫第一批入庫企業達60家……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,“云貴勝江南”的“貴州綠”已點綴在長江經濟帶這幅徐徐鋪就的綠水青山圖卷上,成為了興黔富民宏圖的別樣色彩! (記者 靖曉燕 申云帆)
文章來源:貴州日報